顾名思义,作为一种集风能、太阳能、氢能、储能为一体的绿色能源化工模式,“风光氢储”一体化的核心逻辑是将风能、太阳能等由可再生能源生成的不稳定绿色能源,通过储能技术和“电解水制氢”工艺,生成相对稳定的绿色能源或拥有较高热值的氢能,最后还可进一步赋能化工、交通运输等下游应用,形成电到绿氢,乃至绿醇的闭环产业链。
当前,“风光氢储”一体化正从分散技术探索,迈向多能协同的规模化落地阶段,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与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核心路径——在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期间,我们看到众多参展企业实现了“风光储氢”的落地协同,全景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融合趋势。

1
政策支撑
全链布局凸显一体化发展优势
近年来,政策层面相关利好频出。随着《氢能中长期规划》《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和落地,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一体化项目”)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8月,全国规划/在建/投产的一体化项目有800多个,累计投资逾6000亿元,项目制氢规模约3103万Nm³/h。
从CWP2025上能显著看到这种趋势,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覆盖从上游核心部件、中游装备制造到下游一体化项目的全环节。展会上,我们看到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中国中车等整机龙头,已将其业务延伸至储能领域,阳光电源、禾望电气、特变电工等企业则以变流技术横跨风光储赛道。

我们在展会上看到的这些一体化项目,成功将电力、化工、交通、农业等领域有机联结了起来,打破了传统行业壁垒,实现了风光资源、氢能制备、储能科技、交通物流等多要素的创新性配置,重构了新型绿色产业生态,在政策的支撑下彰显出一体化发展的突出优势。
2
技术落地
一体化产品及方案集中亮相
如果把不断提高的功率上限当作风电企业的“硬实力”,那么一体化发展则可被视为企业综合布局、提升效益的“软核心”。风能的间歇性、波动性是“风光氢储”一体化的首要挑战,而储能技术的适配和作为绿电的重要载体的氢能则成为关键突破点。
在CWP2025上,企业围绕“风储协同稳定发电”“风氢耦合绿电转化”“多能一体系统落地”等方向,推出了一系列可落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成为展会现场的焦点。这种全链条、多维度的展示格局,不仅让观众直观看到产业融合的技术可行性,更凸显了中国在“风光氢储”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在CWP2025上,电气风电通过展台上的“WIND TO X POWER TO FUTURE”中心展项,集中展示了中国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深远海制氢示范项目及万里长江首个“零碳岛”等标杆示范案例,展示了上海电气在新能源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创新实力。

中国中车在展会上推出“风光水储氢”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生动呈现风、光、水、储、氢多领域融合场景。方案整合6.XMWh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构网型PCS、抽水蓄能技术及直接海水制氢、PEM制氢等多路线制氢装备,可适配平原、山地、海上等复杂环境,通过多能互补破解新能源间歇性难题,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关键支撑。

在能源多元融合趋势下,兴蓝风电展示了其在电氢耦合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其开发的电氢耦合生态系统通过智能电力调控模块,精准匹配可再生能源波动性输入,实现电能到氢能的高效转换。此外,兴蓝风电还规划了“海上超导风电制氢一体化平台”,融合漂浮式风电、超导发电机、电解制氢与液氢存储系统,推动高效电氢耦合技术发展,展现广阔应用前景。
从CWP2025展示的这些解决方案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风电企业已实现从“单一发电设备”向“能源系统核心”演进,通过风电+储能、风电+氢能乃至全链条发展等模式,行业期盼已久的新型电力系统和相关解决方案已初具规模,正逐步形成“发电(风光)—存储(储能)—转化(氢能)”的完整产业闭环。
3
走向融合
CWP2025推动一体化从概念走向实践
从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在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融合中,CWP2025扮演了三大关键角色。
其一,产业链整合者。展会打通了“风光氢储”的技术断点与需求痛点——上游核心部件企业与下游一体化方案商的对接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国际展团与国内企业的交流推动了风氢相关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相关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商业化。
其二,共识凝聚者。《风能北京宣言2.0》在展会期间发布,将“风光储氢”一体化列为重要发展路径;构网型技术相关团体标准也已于展会同期正式发布,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方向指引。
其三,成果转化者。CWP2025同期举办的多场相关论坛,成为“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融合的“思想引擎”,不同主题的论坛从技术瓶颈、机制创新、项目实践等维度,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清晰路径。此外,展会现场设置“一对一供需对接区”,促成了多个风光储氢项目的落地洽谈;风能氢电展区的全产业链技术展示,为“零碳园区”等场景提供了实践参考。

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风光氢储”一体化已从行业概念走向实践落地,而CWP2025则以“全链条展示+多维度研讨”的模式,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推动者。从风储的智能协同到风氢的转化突破,再到多能一体的系统落地,本届展会不仅呈现了技术的成熟度,更展现了产业的协同力。
对于行业而言,CWP2025的价值不仅在于“展示什么”,更在于“连接什么”——它连接了技术与需求、企业与市场、国内与国际,为“风光氢储”一体化的规模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球能源转型勾勒出清晰的零碳图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