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疆伊犁8月26日电 (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肖君)“通过实实在在的体验,我发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在这里不仅可以停车休息,帮助我们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还能快速办理通关手续,这让我们的心里特别踏实。而且,这个‘家’不仅为中国司机提供服务,也为外国司机提供服务。”今天,跨境运输货车司机居玛热提·白山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尔果斯市举办的边境口岸型“司机之家”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激动地说。
跨境货车司机是连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流动使者”,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践行者。建设好、运营好口岸“司机之家”,对于解决中外跨境货车司机急难愁盼,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近2.5万名货车司机常年奔波在国境线上,他们要面对语言不通、政策不熟、文化差异、通关复杂等多重挑战。建设口岸“司机之家”,就是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歇脚休息、充电加油、获取信息、感受关怀的“跨境驿站”,实现“行车万里,温暖如家”。
据了解,“司机之家”于2018年启动建设工作,在交通运输部与全国总工会的协同推动下,各地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目前遍布全国的“司机之家”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同时也从内陆向口岸延伸、从服务国内司机向服务跨境司机拓展。新疆、内蒙古、云南等9个沿边省份,立足口岸实际,针对跨境货车司机需求,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特色、民族风情、交通底蕴的口岸“司机之家”。
今年,全国总工会确定了300万元补助资金,专项支持口岸“司机之家”建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