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城市生活 / 关注生活 / 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答案就在这个“最强实验室”里

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答案就在这个“最强实验室”里

日期:2025-10-1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261次 19

核聚变发电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在安徽合肥科学岛,有三个核聚变装置正在建设和运行中,堪称中国聚变研究的“最强实验室”。就在这个国庆假期,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开启全面组装,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也进行了环向场磁体线圈盒的正式交付。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这几位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中国天团。

我们是中国可控核聚变天团: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CRAF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我是“老大哥”EAST,外号“人造太阳”。太阳靠引力让氢“挤压”成氦,我没这本事,就用全超导磁体造了个“磁场牢笼”,它像无形的大手托住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复刻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现在我能让1亿度等离子体稳定运行上千秒,从理论上证明了核聚变的可行性。

我是“中坚力量”BEST,和“前辈”EAST 比,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我能用更强的磁场“压缩”聚变空间,把等离子体约束得更密集,聚变功率密度反而比传统装置提升3倍。“小” 不是缺点,而是为了让核聚变从实验室的 “理论”,真正变成能落地的“工程”。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2030年,演示核聚变发电,用核聚变的能量点亮第一盏灯。

我是“硬核技术工坊”CRAFT,为了将来真正实现核聚变商用发电,专“啃”未来聚变堆建设中的“卡脖子”技术,负责把实验室里的想法变成真家伙。比如制造能扛住火箭尾焰10倍极端高温的偏滤器、高性能的超导磁体部件,还有燃料循环系统等等,为未来的示范堆、商用堆提供成熟的技术和部件支持,让核聚变能源从“能亮灯”真正变成 “能供电”,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变能源送进千家万户。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王利 )

本文链接:http://idongdian.com/cms/guanzhushenghuo/9794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2025-10-25 22:29:26
上海市:暂不设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电量比例

上海市:暂不设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电量比例

2025-10-26 12:32:30
中国经济UP↑|7.77万亿千瓦时!用电量创新高背后的“动力密码”

中国经济UP↑|7.77万亿千瓦时!用电量创新高背后的“动力密码”

2025-10-26 12:27:54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40周年发展大会召开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40周年发展大会召开

2025-10-26 12:26:49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