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赣南师范大学高分子能源化学团队:瞄准前沿领域加强技术攻关

赣南师范大学高分子能源化学团队:瞄准前沿领域加强技术攻关

日期:2025-10-16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234次 19

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岳蓓

近日,赣南师范大学高分子能源化学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性能有机硅弹性体封装材料。该技术不仅推动了光伏电池封装工艺的创新,还将广泛应用于有机硅纺织涂层、牙科印模材等多个领域,有效弥补材料在阻燃、环保与抗磨损等方面的短板。

长期以来,赣南师范大学高分子能源化学团队深耕柔性光伏与储能集成技术,推进“光—电—储”一体化系统研发,构建了涵盖材料研发、器件制造、系统集成与装备创新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结出了科技创新和科研育人的累累硕果。

“科技工作者要对接国家需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勇于突破。”团队负责人陈义旺说。在他的带领下,高分子能源化学团队瞄准国际前沿,率先提出“准平面异质结”构筑策略,建立光伏器件小面积旋涂和大面积印刷之间的冲量转换因子新理论,推动我国在有机光伏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同时,该团队利用钙钛矿光伏的柔韧性、轻质性、低成本、高功质比等特性,打造新型薄膜光伏,相关技术多次在柔性小面积和商业化尺寸钙钛矿光伏效率认证中打破世界纪录。

“只有系统激活教育链、人才链的‘一池春水’,才能让产业链、创新链释放澎湃动力。”陈义旺表示,团队成员是这么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们组建了一支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中青年骨干为支撑、研究生为生力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团队在“光电储”系统集成化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为我国能源化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原始突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薄膜能源化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氟硅能源材料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先后落地,为学校薄膜能源化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快速成长注入动能。

“近5年,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孵化科技企业,团队将核心柔性钙钛矿技术转化为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助力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团队为新能源领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50余项。”团队教师李龙彬说,面向未来,团队将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和新能源领域重大需求,围绕“柔性光伏+储能集成”前沿方向持续攻关,为我国能源化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注入动力。

本文链接:http://idongdian.com/cms/jiaoyupeixun2/9889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安徽省能源集团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方平被查

安徽省能源集团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方平被查

2025-10-18 23:24:58
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

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

2025-10-19 15:37:23
湖北省新能源结算机制竞价方案出炉

湖北省新能源结算机制竞价方案出炉

2025-10-19 15:36:01
华锐风电被起诉!

华锐风电被起诉!

2025-10-19 15:34:13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