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会关怀 / 劳模工匠 / 全国劳动模范倪萍:守护一城灯火

全国劳动模范倪萍:守护一城灯火

日期:2025-08-26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243次 19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键盘上织出细密的金线,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青云供电所综合班班长倪萍,已在键盘上轻快敲击近2个小时,电脑显示屏的蓝色光晕勾勒出她认真工作的侧影。与此同时,倪萍和团队研发的“智审无忧”人工智能模型正将冰冷的报告和文档转化为温暖的对话。

“这一人工智能模型如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识别大量供电方案并解读相关政策文件。未来,这位AI助手还将帮助工作人员处理复杂工单、预警流程漏洞等,让供电服务更智能、更可靠……”谈起创新,倪萍总是滔滔不绝。

学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倪萍,毕业后进入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工作。多年来,她曾从事装表接电和客户服务等工作,因热爱而自学计算机、编程等知识,参与公司的多项创新项目。从拧紧电表螺丝到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倪萍实现了从电力工匠到数字先锋的转型。

“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始于工作小事。”倪萍不光善于发现问题,还经常通过创新技术解决问题。

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倪萍在公司的客服中心工作。看到业务受理员桌上一沓沓的业务办理纸质告知书和专门跑来领取告知书的客户,她开始思考有没有更高效的办事手段。于是,她利用二维码链接将厚厚的纸质材料转化为电子版,窗口人员和客户通过扫码就能查询信息。这小小的改进,不仅让服务窗口业务办理时长平均节省3分钟,也打开了倪萍的创新世界。

倪萍介绍,电表是电力人员最熟悉不过的精密仪器,这方寸大小的设备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灯火冷暖。哪怕表箱内一颗小小的螺丝松动,也可能引发计量装置产生误差,甚至发生故障。为确保计量的准确性,电力人员需要定期巡视表箱、电表、导线、开关,排查隐患的过程漫长且复杂。

如何让巡视人员更高效、更精准地识别计量装置缺陷?倪萍决定运用手机图像识别技术来解决问题。“实现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电力表计的图像标准样本库,并教会机器分辨正常与异常。”为此,倪萍收集了30多万张计量装置照片,和团队成员一同扎进了图片的海洋。

大至表计破损,小至导线开裂……倪萍和团队一张张甄别并标注,输入算法模型,经过日复一日的试验和训练,终于开发出计量装置缺陷图像智能识别软件。该软件平均识别准确率超90%,主要缺陷识别率超85%,判断时间不到1秒。如今,这一智能识别软件已在杭州市富阳区、绍兴市越城区等地投用,将现场巡视效率提升50%左右。

“通过一些小创新破解用电难题,真正帮助到身边的同事和客户,是我最大的工作动力。”倪萍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客户的需求也越发多元,只有用创新的“钥匙”才能打开精准服务的“锁”。“一线电力服务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不仅需要精益的专业技艺、敏锐的客户需求洞察力,更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2019年,倪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借助工作室平台,倪萍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人锤炼专业技能本领,进行技术攻坚,开拓创新视野。“从前,公司给我提供了创新的土壤,让我实现快速成长;如今,我将努力发挥更大能量,带头攻克更多技术难题。”倪萍说。

目前,倪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获得2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还搭建起一个营销人才融合培育、电力科技创新和供电服务升级的综合平台,获评国网浙江电力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坚守好每一个岗位,干好每一项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是倪萍常挂在嘴边的话。倪萍是千万名电力工人的一个缩影,以平凡铸就不凡,以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本文链接:http://idongdian.com/cms/laomogongjiang/8883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安徽省能源集团以能源项目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安徽省能源集团以能源项目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25-08-31 19:32:10
四川650MW光伏项目开工!

四川650MW光伏项目开工!

2025-08-31 19:31:13
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2025-08-31 19:29:58
发钱啦!大唐发电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发钱啦!大唐发电发布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告

2025-08-31 19:29:07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