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电力零售市场2026年签约风险提示。
目前,江苏省2026年电力市场交易组织通知尚未正式印发,批发和零售市场交易重要参数、零售套餐、批零价格联动机制等尚未正式明确,市场运行存在多重不确定性。为切实维护电力市场公平秩序,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防范潜在交易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郑重提示如下:
一、充分知晓电力市场价格影响因素
电力交易的价格受一次能源价格、电力供需关系、电价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如2025年11月上旬,国内煤价呈现上涨趋势;2026年起,全省新能源项目(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燃煤机制容量补偿标准提升等。相关政策影响因素请电力用户知晓,也请售电公司签约用户时主动告知。
二、合理确定交易合同价格区间水平
据悉,近期零售市场出现了部分售电公司以违背市场常理的“超低固定价”诱导签约电力用户。若2026年受上述因素影响电价上涨,售电公司极易亏损导致“超低固定价”合同无法正常履约,倒逼用户重新调价,甚至恶意“跑路”毁约,用户被迫转由保底售电公司承接,按照国家规定保底电价将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建议电力用户关注当前批发市场中长期、现货交易价格水平,非必要不签订100%电量的固定价格套餐,优先选择一半以上电量签订“比例分成”“价格浮动”等两类套餐,与批发市场实现有效传导,降低零售合同履约风险。线下招标时,建议约定中标后在交易平台签订零售合同的最迟截止日期。线下已签订非交易平台自动生成版本纸质合同的电力用户,请及时与售电公司在交易平台完成线上零售签约。2025年零售合同到期且尚未签订2026年零售合同的用户,请抓紧洽谈。
三、妥善管理电力交易平台操作权限
数字安全证书(CA)、电子营业执照及账户密码是电力用户在电力交易平台申报、确认、签约等交易全流程的身份认证,平台上的任何操作均代表其真实意思表示。部分售电业务人员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电力用户授权其办理、保管CA或电子营业执照,诱导法定代表人授权其保管电力交易平台账号密码。电力用户原则上应授权本单位或关联单位在职人员管理平台操作权限,通过电力交易平台与售电公司签订合同,认准平台自动生成的带水印和二维码的合同版本,规避阴阳合同、操纵价格等风险发生。
四、严格审查交易合同各项约定条款
交易合同除价格要素外,还涉及合同周期、续约、变更、生效条件、解除、违约等各项条款。各经营主体要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不得在零售交易合同中设置条款陷阱,如合同周期超长、分成比例一半以上给售电公司、分成参考价较高、浮动价格过高等。电力用户应在电力交易平台逐项审查合同签订内容,注意合同周期、零售套餐参数设置合理性,争取与售电公司约定无理由撤单、自动滚动续约、快速解约等有利保障性条款。
五、坚决守住市场交易合规行为底线
部分经营主体冒用电力交易中心、供电公司身份开展营销宣传,故意向用户隐瞒,未完整告知价格形成机制及风险,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出现个别业务人员伪造电力用户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签字,欺瞒用户办理市场注册、CA,登录电力交易平台参与市场交易、签订合同等。各电力用户选择售电公司时应谨慎甄别,在电力交易平台查看其当前注册及履约保障凭证缴纳情况、信用等级情况等,当前各售电公司注册及履约保障凭证提交情况可在“电力交易平台-门户网站-数字交易大厅-履约保函、保险公示”页面查询,信用等级可在“电力交易平台-企业信用”页面查询。与业务人员洽谈市场化购电业务时,主动索要对方工作证、身份证、手机号码、社保缴纳凭证等真实身份信息,并留存复印件或照片,现场与承揽业务的售电公司进行确认,如遭遇诈骗,请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案件线索。
六、密切关注交易中心发布信息
请各经营主体务必关注江苏电力交易中心网站、e交易-APP江苏站点、微信公众号的公告信息,及时查阅各类通知、政府年度交易方案,重点跟踪公众号每日市场信息、交易小贴士等市场动态,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权威资讯,为后续交易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