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在一线|从家乡出发 回大山任教

在一线|从家乡出发 回大山任教

日期:2025-11-03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207次 19

人民日报记者 黄超

从大山里走出的学生都清楚,教育有改变一个人成长轨迹的力量。

“同学们知道吗?九三阅兵是对抗战历史的回顾,更是国家强盛的象征。”贵州遵义,湄潭县茶城高级中学教室,历史教师刘显涛语气坚定。当讲到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电影《南京照相馆》情节时,不少学生红了眼眶。“立德树人,重若千钧。”刘显涛说。

毕节四中,一堂生物课上,彭雪的黑板板书工工整整,写着思维导图。“虽然学生对课本还不熟悉,但不少人结合乡土生活的经历解释生物现象,一些角度很有启发性。”讲台下渴望知识的眼神,让她难忘。

两名00后教师,都是今年毕业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从家乡出发,回大山任教,他们的青春梦想在这个秋季学期绚烂绽放。

强教必先强师。2021年,教育部等9部门推出“优师计划”,由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培养师范生。

4年过去,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成为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的一批生力军。近年来,北师大面向相关省份招录3418名“优师计划”学生,为有志于基础教育的青年人提供舞台。

彭雪来自毕节纳雍县。高中时,一名数学老师从陕西跨越千里来贵州任教,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现在我也要成为山里孩子的引路人。”在家乡热土上长大,她希望能反哺养育了自己的大山。

“大学期间,10多次到县域支教、实践,激发了我基层任教的热情。”刘显涛签约的是湄潭县一所新建的普通高中,并非支教时的学校。去哪里当老师?“选择标准是,哪里要付出更多、哪里的学生更需要我。”他说。

教师是筑梦人,是学生追梦、圆梦的引路人。那么,谁来照亮“优师计划”师范生的从教之路?4年前还是中学毕业生,4年后成为中学老师,如何助力他们成长为推动一方教育水平提升的好老师?

据介绍,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将做好职后发展工作,把“优师计划”师范生纳入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并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解决成长发展之惑、生活后顾之忧。

北师大则以系统化的跟踪帮扶机制,为其扎根基层、长期从教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持续优化职后支持、学历提升体系,强化学科专业素养、基层适应能力。

“要让‘优师计划’师范生能真正在县域基础教育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尽快成长起来、挑起大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要进一步提升“优师计划”培养质量,加强与地方教育部门的协同,建立更精准的需求对接机制、更完善的激励保障体系,让优秀毕业生愿意去、留得住、发展好。“学校高度关注‘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长期发展,帮助他们成长为扎根基层的‘大先生’。”

情系基层教育,心归偏远地区。360余名毕业生,中西部13个省份,148个脱贫县和陆地边境县……这个学期,北师大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纷纷站上讲台。

其中,返回贵州大山的就有38人。他们如同38颗火种,为山乡的孩子带来温暖和光亮。今年9月,这批年轻人迎来从教的第一个教师节,收到了学生的祝福。

有的递来一封信:“因为你,我也想成为一名教师”;有的把心里话悄悄写下:“我想去大山外面学厨艺,再回来开饭店”……

看着自己的学生憧憬未来,他们的心也愈加笃定——

“回到家乡,扎根在最需要我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idongdian.com/cms/jiaoyupeixun2/10278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中国大唐前三季度水力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唐前三季度水力发电量创历史新高

2025-11-03 11:37:57
双良节能: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0.76亿元 归母净利-5.44亿元

双良节能: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0.76亿元 归母净利-5.44亿元

2025-11-03 11:35:04
这家风电企业,多名高管被处罚!

这家风电企业,多名高管被处罚!

2025-11-03 11:29:55
华能上市公司或再迎“80后”总经理!

华能上市公司或再迎“80后”总经理!

2025-11-03 11:28:02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