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会关怀 / 服务阵地 / 75年,上海工会的时代答卷

75年,上海工会的时代答卷

日期:2024-10-07 来源:中工网 浏览:230次 14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是时至今日上海工人奋斗的热土。1925年5月31日,在党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在疾风骤雨中成立,红色成为上海工会最鲜明的底色。新中国成立75年来,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上海工会始终自觉坚持围绕、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上海工会秉承“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以自身的变革适应变革的时代,回答好时代的命题。

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遗址(宝山里2号)旧照。资料照片

思想引领篇

——让劳模先进精神熠熠生辉

1950年9月10日,上海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在市政府大礼堂召开。来自各行各业的673名劳模,胸戴红花,昂首阔步。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工会以培养宣传劳模先进为己任,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熠熠生辉。目前,上海现有省部级以上劳模约14600人。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上海有刘海珊“蚂蚁啃骨头”精神,有黄宝妹“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爱岗敬业精神,有裔式娟“永不褪色的红旗”艰苦奋斗精神,有徐虎“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甘于奉献精神,有“抓斗大王”包起帆“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奇迹”争创一流精神,有专家型工人李斌“让我试一试”勇于创新精神,还有“天空之吻缔造者”王曙群“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淡泊名利精神……

2016年起,上海率先在全国启动“上海工匠千人选树计划”,至今诞生了八批共783名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的“上海工匠”。同时,全市各区、产业局工会选树培养3000余名地区行业工匠。

2018年起,上海接连打造上海劳模风采展示馆、上海工匠馆、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时代精神主题展等阵地,累计接待来自全国的职工群众近百万人次。

近年来,劳模工匠以“讲党史”等为主题,组成多个宣讲团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讲述“劳动最光荣”的好声音。2024年,上海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市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

2024年5月,全国首个综合性劳模工作平台“上海劳模服务”正式上线。市总工会首创为劳模提供专属银行卡、康养体检专属服务,形成尊重劳模的风尚。

——传承红色记忆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在近百年的工运光辉历程中,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遗址。

201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经第三次修缮后再次对公众开放,许多珍贵历史镜头首次展现。

2020年5月,上海市总工会宣布启动百年红色工运资料发掘宣传工程。砖瓦无声,岁月有痕。此后,上海机器工会纪念雕塑落成,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开馆,三山会馆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史料陈列项目改造,顾正红纪念馆展陈内容完善,上海总工会遗址湖州会馆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主题纪念展、上海红色工运地图、红色寻访路线、红色工运文化大赛等活动相继开展。

上海市总工会大楼现位于中山东一路14号。摄影 展翔

建功立业篇

——劳动竞赛历久弥新

“同志们,加油干!”劳动竞赛,增产节约,提合理化建议,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技术协作活动,是上海工会发动职工群众在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中争作贡献的重要形式。

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只灯泡、首台万吨水压机、永久牌自行车,到国产大飞机、中国“芯”……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件中,竞赛的“劳动号子”鼓舞着职工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历久弥新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紧随新时代的脉搏而跳动。传统竞赛延伸领域、“进化”内涵:1986年,上海市政府宣布每年确定一批限期完成的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和实事项目。当年5月,市总工会和市建设党委倡议开展“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2009年,为迎世博机遇,市总工会拓展竞赛形式。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户上海,市总工会以立功竞赛强化服务保障。2019年,由上海市总工会牵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总工会签订《推进中国长三角地区职工劳动技能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每年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自此开启长三角工会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助推职工素质提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方兴之时,上海有志青年振臂高呼:为国读书。上海市总工会敏锐地感觉到,职工读书,可以明智、明理、明心。

1982年,由市总工会牵头,上海工人阶级首创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当年,20万职工参加,全市建立了1.1万个读书小组。上海的读书风席卷了中国大地,刮进了中南海。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那里接见了上海市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报告团并听取汇报。

上海职工参加读书活动的人数最高峰时突破200万人。如今,走过42年光荣历程,作为持续时间最长的群众读书活动,形式和场景不断丰富。

二十一世纪初,上海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口号,上海工会的世纪战略重点工程——“职工素质工程”浮出水面。市总工会制定并实施《“十一五”期间上海职工素质工程发展规划》,开展“职工创新行动计划”和“职工职业技能登高计划”。一时间,全市掀起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风潮,2014年,市总工会推出“公益乐学”项目,至今十大主题300多门动态课程库服务职工市民群众近300万人次。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上海师傅”,是全国工人队伍中的“金字招牌”,是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的“星期日工程师”,是全国企业、人民嘴里的“老法师”……难忘的岁月里,处处闪耀着上海工人师傅智慧的光芒。

2015年、2016年全国两会上,已故著名劳模李斌两次提及工人队伍建设,留下引人深思的“工人之问”。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办、国办印发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其中都汲取了李斌的多项建议。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部署、指导的重大改革任务。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于2018年3月出台《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推进大会。

上海市总工会牵头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行动方案(2021-2025年)》,针对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产业工人评价培养和使用机制、优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市总工会携手人社、教委等多个部门在全国率先建立劳模学院、工匠学院,并成立临港分院、中建八局分院和上海市鲁班学院,探索开设开放教育“工匠学历班”;联合市教委、市发改委等7个部门制定下发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新职业领域和紧缺急需领域,推行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市房管局等部门优化住房配套服务;市交通委完善出行服务;市卫健委扩大医疗服务覆盖面。

维权服务篇

——探索“上海工会维权机制”

工会代表劳动者的“生存利益”。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工会,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轮转动时,顺应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其维权职能,也始终在历史的背景下发展、前行,由“后卫”转换成“前卫”。

2004年底,上海工会提出,建设完善以“职工权益诉求表达机制、职工权益维护机制、工会维权协调机制”为核心的“上海工会维权机制”。2016年,上海工会在《加强上海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中公开承诺:在职工维权上要做到“应援尽援”,在为职工提供免费调解等服务时,不设任何门槛。同年,市总工会提出,构建工会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为职工维权,要从源头参与。每年的“两会”期间,市总工会通过议案和提案,参与立法建议。上海工会积极参与企业工资改革,1989年上海企业实行自主分配以来,积极推动政府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并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推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企业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

为职工维权,工会不断扩大维权的“朋友圈”。2006年底,全市19个区县、全部街道乡镇及50个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立起政府、工会、职工共同参与的三方协商机制。2017年,市总工会、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建立“四方合作”机制,联合下发《关于共同加强本市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工作的意见》。2023年,市总工会携手市检察院,检察机关加入维权“朋友圈”。2024年,市总工会在上海公安机关打造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上海首个“工会+三所”联动调解工作站,试点启动“工会+三所”联动工作机制。

——探索民主管理新机制

职工代表大会和共商制度,是上海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探索和建立基层民主管理新机制的主要形式。自1950年上海八家国营工厂试点建立职工代表会议以来,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企业扩展到事业单位,从国有企业延伸到非公经济,从本市职工覆盖到外来务工人员。

1999年,全国厂务公开经验交流会召开,拉开厂务公开工作的序幕。上海1243家企事业单位先行试点。2006年,上海首次推行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明确企业党委是第一责任人,行政是第一执行人,工会是重要的推动促进者。

随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渐壮大,探索游离于标准劳动关系之外的群体权益维护成为必然。市总工会首创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以《上海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民主协商操作指引》为依据,实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民主协商三项模式创新: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恳谈模式,推动“饿了么”平台召开协商恳谈会;首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代会(联合)会议模式,推动美团、圆通、中通、途虎等平台公司举行全网职工代表大会,签订集体合同;首创新就业形态领域建会建制工作联动模式,推动杨浦区家政服务行业先后依法依规召开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

近年来,上海工会许多“首次”令人侧目:全国首份社区工作者集体合同在沪发布;全市首份网约车行业协商议事规则在浦东通过;全市首家“职工代表工作站”在长宁成立;全市首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体合同在奉贤产生;浦东新区编撰多语言版本职代会提案,打破与外资企业间的协商“壁垒”……

权益保障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1950年,上海百废待兴。许多工人失去工作,为此,上海成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确定了以“以工代赈”为主的救济方针。从1950年到1956年,组织失业人员从事以工代赈共28.4万人次。

紧跟劳动用工制度由政府统一分配到市场化用工的演变步伐,上海工会千方百计协助政府进行职业介绍。1988年12月1日,上海工会在全国工会系统创办了第一家职业介绍所。形成“就业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帮助了很多转岗下岗工人重获新生。1994年底,18名纺织下岗女工经过层层选拔,实现了从“纺嫂”到“空嫂”的转身,成为上海率先开展再就业工程的标志事件之一。

金融危机袭来之际,上海工会发出“促发展、保岗位”的行动,倡导企业“不裁员、不降薪”,组织职工为企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

2020年起,市总工会开发“会聘上海”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会聘上海、就业护航——劳模先进送岗位”系列活动。

——以“第二医保”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从解放初期工会建立“互助储金会”,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职工保障互助会,上海工会为职工解决实际生活和医疗困难努力寻求渠道。2020年,职工保障互助会整合推出“三纵三横”上海职工互助保障项目,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被职工亲切地称为“第二医保”。

新世纪以来,上海工会大力推进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的帮困工作长效机制还把农民工群体纳入救援服务体系。建立网上“微心愿”自主帮扶系统,传递城市温暖。

2019年起,上海市总工会率先推出《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专属保障不断升级加码,覆盖群体也在日益扩大。

——打造品质生活的幸福实景

上海工会源头参与政府的政策设计,从体面劳动到住房、生育支持等“人生大事”,到就餐、工间休息等“身边小事”,事事关心关切,处处尽善尽美,把职工的向往打造成一件件实事,把计划蓝图打造成幸福实景。

1951年,上海工人之家的摇篮、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开始动工,于次年竣工并迎来第一批住户。1952年,上海第一个自建公助新村——搬运新村开始酝酿,通过工会对工人们进行组织,奠定了资金基础,解决了100多户工人的住房问题。1956年,上海市工会联合会关于职工住宅问题的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1960年4月,由市总工会牵头,通过调整职工工作单位或调换职工住房地点解决职工的路远问题。1991年7月,上海自行车厂职工乔迁永久公寓典礼举行,企业自建高层职工住宅,当天犹如永久人的“住房解困节”……

今天,职工的“一间房、一张床”依然牵动着各级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心。2023年,杨浦工会助力长白228街坊工人新村成为上海城市更新叠加15分钟生活圈的示范项目。江南造船启动“员工宿舍保障计划”,中国商飞多渠道筹措住房,闵行、徐汇、杨浦工会赋能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

一组数据看出,上海工会全方位为职工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实事项目:职工就餐难、就餐贵,上海工会整理“共享就餐便利、科技互联赋能、整合资源共赢、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城市温度”五大类午餐解决方案;职工工间休息地方少,在2023年新建1000家工间休息室的基础上,于2024年新建升级1400家;户外职工常年在外奔波,打造千余家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各区、产业局打造各类驿站;职工“看病难、看病贵”,2021年推出园区(楼宇)健康服务点项目,提供取药、问诊等多重服务;考虑职工的健身需求,在全市打造职工健身驿站……

——一切为了“她”

找不到一处僻静、隐私的场所,曾是许多哺乳期妈妈们的切身之痛。位于上海静安区凯迪克大厦的爱心妈咪小屋,自2011年揭牌以来,已陪伴100多位职场妈妈度过人生特殊阶段。2013年,上海市总工会在全市推广凯迪克大厦的经验,在全国属首创。至今,一块“爱心妈咪小屋发源地”的铭牌被精心珍藏在小屋里。目前,全市已建成8000余家小屋,遍及园区、楼宇、商圈等各类工作场所。

上海工会的女职工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市总工会协同多部门,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联合市人社、市妇联开展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专项检查,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创设“四季恋歌”实事项目,为单身青年职工提供婚恋交友服务;创建“职工亲子工作室”、托育园,因地制宜开办暑托班,缓解了职工假期带娃难题;推出“幸福奶爸 快乐宝妈”上海职工生育支持活动直播课程,帮助新手父母科学育儿;打造女职工“悦健康”品牌,开展心理健康调研、推出健康科普课程、引进移动“两病筛查”服务,为女职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组织建设篇

上海机器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产业工人的第一个工会组织。随着上海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上海工会组织不断发展。1962年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全市共有职工233.33万人,工会会员147.67万人。如今,上海工会实名制会员数已超765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始终经历着巨大的嬗变:GDP从36.7亿元发展到4.72万亿元,排在世界城市前列。新兴产业各领风骚、新经济形式蓬勃发展,企业和职工的结构不断变化,上海工会的目光始终坚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

——与时俱进的组织架构

1950年3月19日,上海第一钢铁厂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为全市第一个职工参加企业管理的工厂。

1984年,本市开始组建乡镇企业工会的试点工作,到1991年,整个市郊255个乡镇中,有253个乡镇建立了工会或工会筹备组,昔日39万农民,在转化为乡镇企业产业工人以后加入了工会。

1988年,市总工会各区办事处迈上“新台阶”,宝山区首先试点建立区总工会。两年之内,市总工会在区县的派出机构全部变为一级组织。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量国营企业职工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面对社区大量产生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上海工会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从2000年底起,上海市总工会把原来的街道和乡镇工会工作委员会逐步转变为面向整个社区的工会委员会或工会联合会。2002年9月,上海率先在全国赋予了乡、镇和街道工会“地区工会”的法律地位。普陀区长征镇和长风街道、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杨浦区五角场镇、浦东新区川沙镇、闵行区梅陇镇等六个街镇试点成立上海第一批街道、镇总工会。2005年5月18日,市一级的行业工会组织——市市容环境行业工会成立。

作为中国与世界交融的桥头堡,上海是众多外资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热土。今天,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家外资企业在沪蓬勃发展。2007年,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雇员工会和中智工会联合会相继成立,开辟外企建会新模式。2020年,由中智、外服等共同发起,“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成立。

——群团改革激发工会活力

2015年,上海率先在全国推进群团改革试点工作,市总工会作为首批探索改革的群团组织,积极响应,着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呈现一派新气象。

作为群团改革的重要一环,2016年,上海市总工会在宝山顾村启动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试点。次年,全国总工会在顾村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上海经验、顾村模式。在推进期间,“小二级”工会组织作为改革创新产物诞生。2018年,市总工会发文明确“小二级”定位职责,目前全市已经有1191家“小二级”工会,共覆盖企业6.18万家,遍布楼宇、商圈、行业,在建会入会、“上代下”维护职工权益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码”上入会,一“网”情深

随手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轻松加入工会组织。2022年全年,上海各级工会通过“扫码入会”等形式,新增入库实名制会员160.4万余人。

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面对奔涌而来的互联网浪潮,上海工会积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顺应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试点推进“网上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申工社”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入驻上海“一网通办”平台“随申办”……职工入会、企业建会的难点、痛点被打破。

本文链接:https://idongdian.com/cms/fuwuzhendi/2858
投稿与线索:40081100006     邮箱:dongdian2022@126.com

特别声明: 东电头条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东电头条的内容为东电头条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评论列表共有0条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下一篇
南网储能5个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建设!详情披露→

南网储能5个抽水蓄能电站启动建设!详情披露→

2024-10-31 10:15:33
14599万!龙源环保预中标国电电力廊坊热电项目脱硫及脱硫废水零排放、烟气脱硝系统EPC

14599万!龙源环保预中标国电电力廊坊热电项目脱硫及脱硫废水零排放、烟气脱硝系统EPC

2024-10-31 10:13:57
工信部:鼓励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通过产能置换予以建设

工信部:鼓励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通过产能置换予以建设

2024-10-31 10:11:11
废弃盐穴变身“空气充电宝”

废弃盐穴变身“空气充电宝”

2024-10-31 10:07:43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使用小程序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