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郝晶 杨欣怡)“胸外心脏按压速度100到120次每分钟,每按压30次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日前,华北理工大学开展“守护生命的开学第一课”,该校健康社团师生志愿者向8000多名新生传授心肺复苏技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技巧。
“掌握急救知识,挽救生命健康,传递社会正能量。”近年来,该校利用本校医学专业优势,通过开设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织校内急救技能培训、开展健康类社团活动、举办急救知识技能竞赛等举措,提升学生急救技能,实现了在校生急救教育全覆盖,在校园内营造出了“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施救、人人敢施救”的急救意识与氛围。
华北理工大学是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单位,拥有17个医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为试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学校科学规划了急救教育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资源,全力构建‘医师大课’体系,确保急救教育的广泛覆盖、生动呈现和实际效果。”该校副校长许莹表示。
去年,该校一名正在操场进行体能测试的学生突然倒地,周围同学立即为倒地学生进行心肺复苏、AED除颤,患者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恢复意识,整个急救过程仅用时10余分钟,有效避免了一次严重人身安全事故。
该校还充分考虑师生的活动密度、强度以及取用距离等因素,在曹妃甸校区内增设19台自动体外除颤器,与校医院内部和校园急救车上的AED设备一起为师生生命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