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双有神的眼睛,满脸温暖的笑容,让人感受到她的干练沉稳、睿智坚韧。
这是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210所一室研究员吴晓明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入职22年,她一直从事发动机结构设计,始终保持着灵活应变能力和处事机动性,以及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专注的工作状态,承担和指导了二十余型固体发动机喷管的研制任务,用坚韧和执着的品质,在航天科研一线逐梦奔跑。
踏稳第一步
回想入职时的第一场硬仗,吴晓明依然历历在目,感慨就是那段艰难的日子,让她在航天研发事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刚入职时,我负责了一个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没有成功方案可鉴的产品,在师傅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首发试验顺利成功。”吴晓明说,那时喜悦膨胀了自信。
美好的感受似乎来得过于容易,紧接下来的8发试验,从小故障频发到最终接连两发烧穿失败,吴晓明体会了初建的自信一点点被蚕食的残酷。
每次试验完,她人前的强颜欢笑,回到宿舍脱下伪装的哭涕。哭完又需要鼓起勇气搬着残骸解剖、分析,即使是手上的黑抹得满脸都是,也全然忽略了。
那时,她不断与师傅们探讨,痴迷地反复琢磨。“每有新发现或者推理路径合理,都能让我斗志昂扬。”
但接连失败后,不断论证,吴晓明不得不做出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的艰难决定。接下来,设计方案、材料调研、工艺分析、喷管单项论证、缩比发动机,一项项重新来过……终于迎来了全尺寸发动机。
为保证这一发产品万无一失,她简单洗漱后,拿了一套衣服,进驻山里。那段日子,她的眼里只有产品,每天披星戴月,生产环节步步把控。最终,连续四发极限工况试验中连续获得成功。
“我终于渡过了入职以来的第一个难关,这一难关历时5年。”吴晓明感慨,这5年,她收获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桶金”,那是无法从书本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更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航天人身上的那种敢打硬仗的不屈精神。
和团队一起奋斗
之后的工作中,有挑战,有困难,但有着初始那段经历的加持,吴晓明遇事更加自信、沉稳。
近几年里,她带领的团队开展航天预研工作。她用一句话描述了在预研工作的最初寻求突破的煎熬,“明知道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却不知如何实施,明知道蛛丝马迹的关联,却不知怎样串成线索”。
面对困难,她也想过放弃,但骨子里的执念,让她相信笨鸟只要坚持,总有飞到的一天。“吴老师,我来吧,吴师傅,让我来。小吴,来来我来”。那熟悉的声音是她坚持下来最好的支撑。
经历三年低谷,整个团队终于迎来了阶段的成功。“那是一个许久没有体验过的晚上,睡得很踏实,很沉,很香。”她笑着说。
“这个任务我们能接吗?”三个月后,一个深夜,一通简短的问话打乱了短暂成功的心里平静。“我清楚,这是把预研工作快速推向应用最合适的时机。”但常年的工作经验,清醒地认识预研向工程转化的难度,她回忆,那是尴尬静默,不见回话的1分钟。
“接!”最终心里那份不甘,让她作出了最后决定。又是一个两年,多少个彻夜难眠,通宵达旦,刚入职时场景在15年后再一次复刻。但此时,她经历历练,已然从容……
一直在路上
“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才会有十足的工作动力,在科研任务路上奋进的同时也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我们需要一直在路上。”这是吴晓明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
她也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一直在路上”的工作状态:在电脑桌前汇总整理图纸资料到深夜,在山里迈着匆忙脚步,在试验室监督产品装配和试验进程……
受到吴晓明工作状态和航天精神的感染,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入职不久的组员,不仅能参与预研课题,还能与同事负责其他型号研制工作,持续跟进着科研任务。她们调侃说“吴老师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无论在哪,仿佛只要你需要时,她总会立刻出现在你眼前”就感觉她总会陪在身边,为他们解难题,所以我们“加班干活要比师傅走得晚,重活累活要冲到最前面”。
她也说,工作并不是全部,“我也是儿女、是妻子、是母亲,感谢家人的理解,包容了自己对家人的亏欠。”但正是航天工作神圣的使命和心中的那份执着,让吴晓明继续在岗位上,迎接挑战、追逐梦想!
发表评论